金控配资· 新一轮“反内卷”显效 行业产品价格开始温和回升

今年以来金控配资·,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商平台等新兴行业“内卷式”竞争备受外界关注。针对这一问题,多部委密集发声,强调要“加快治理部分领域无序竞争、市场失序等问题”,推动行业回归健康轨道。
政策效应正在显现。最新发布的2025年8月经济数据显示,随着市场竞争秩序逐步优化,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迎来积极变化:8月份PPI环比由降转平,为今年以来首次止跌;同比下降2.9%,降幅则是自3月以来首次收窄。
这一转变表明,新一轮“反内卷”正持续发力,“反内卷”政策已初步奏效,恶性竞争有所缓解,市场正逐步走向理性与规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纵深推进
有效治理“内卷”重灾区
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但“内卷式”竞争是一种围绕特定市场空间的低质竞争、重复竞争,具体表现是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不断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但并未带来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反而导致整个行业利润下降。
“内卷式”竞争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整治,不仅会损害企业信誉和品牌形象,阻碍企业“走出去”,也将迟滞我国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此前,有文章提到,“内卷式”竞争将各类主体禁锢在低价低质、没有效益的竞争中,突破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和底线,扰乱了市场秩序,任其发展将贻害无穷。
同时,“内卷式”竞争也不利于我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2020年4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
今年以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正向纵深推进,地区“小循环”逐步打破,市场壁垒逐步拆除,区域间贸易更加顺畅。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现象依然存在。
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从“立”和“破”两方面着手。“立”的是统一的政策、规则和标准;而要“破”的,则是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当前,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聚焦重点难点,其中一个就是必须破除“内卷式”竞争。
事实上,中央早已关注到“内卷式”竞争的问题。
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今天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文中提到,着力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乱象。“内卷”重灾区,要依法依规有效治理。更好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内卷”泥潭
新能源汽车等打起价格战金控配资·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内卷”并非这几年才有的现象。过去,包括钢铁、水泥行业等很多传统的产业就出现过“内卷式”竞争。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当前一个突出现象是,除了传统行业之外,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商平台等新兴行业也深陷其中。
比如新能源汽车行业。车企行业的“内卷”,突出表现是打价格战。2025年5月,有车企扣动“价格战”扳机,多家车企跟进,降价车型达上百款,降价幅度从几千到数万元,个别车型的降价幅度,超过30%。
从经济学角度讲,市场经济中竞争不可或缺,但“内卷式”竞争却不可取。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曾在上世纪90年代末让本来畅销的摩托车行业遭遇“滑铁卢”。
近期,多个车企高管也谈及“内卷”的危害。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说,“卷价格”带来的最直接结果是压力转移,供应商、经销商都会受到波及,对企业自身、社会大众、行业发展都不负责任。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表示,刻意开展“价格战”,“赢家通吃”的想法不可取,会让整个行业处于低水平竞争和恶性竞争。
再比如光伏产业。光伏产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上游的硅料、硅片生产,到中游的电池片、组件研发、制造,再到下游的光伏电站建设运营,我国都具备强大的自主控制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产量、产能扩张的同时,光伏行业的“内卷”也受到了外界关注。受供需严重错配、非理性低价竞争影响,光伏各环节产品价格和毛利率大幅下降。
此前,有媒体特别剖析了光伏行业的“内卷”现象。“一边,行业各环节年产能均超1100吉瓦,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企业疾呼,产品价格像‘坐滑梯’一样,从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到组件价格均大幅下跌。另一边,一些地方政府依旧热衷于招商引资、上马项目,给土地、给政策、给资金。据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投资额就超8000亿元。”
对症下药
苦练“内功”带来增量价值
要破“内卷”,必须对症下药。以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为例。造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的原因很多。有供需矛盾的原因,市场消费需求不及预期,也有国际环境的原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严峻,新能源汽车“出海”遇阻等。
“内卷式”竞争背后,还反映了企业创新乏力的现实。如果不能通过创新带来增量价值,就会陷入低水平的存量竞争。由于自主创新力度不够,不少车企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上出现同质化,“千车一面”导致市场竞争陷入低水平的价格战和营销战。
因此,企业必须苦练“内功”,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保证产品质量、提供优质服务、塑造品牌等方面发力,同时还要面向国际市场,拓展发展空间。
“品牌与质量正相关,价格战是低层次竞争。”近期,一汽解放董事长、党委书记李胜表示。他提到,一汽解放从深化质量攻坚、突破核心技术、加速新能源与国际化转型等多方面发力构建核心竞争力,“强化发动机、变速箱、电驱动系统等核心动力总成自主研发,构建‘点线域’协同创新体系,通过动力域技术整合形成独特竞争力”。
但“反内卷”不能只靠自觉。
重塑市场
国家部委行业协会持续发力金控配资·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已有多个国家部委、行业协会先后发声,明确释放出“反内卷”的政策信号,推动多个行业从“无序竞争”转向“高质量发展”。
7月下旬以来,市场监管发展规划座谈会等多个高层会议相继聚焦这一问题。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提到,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市场监管发展规划座谈会要求,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其中第一个任务就与“反内卷”有关——要促进做强国内大市场,加快完善市场监管基础制度,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依法依规治理企业劣质低价竞争。
与此同时,民用航空、医疗等领域也积极跟进。民航局召开会议,部署综合整治行业“内卷式”竞争,强调加快构建民航统一大市场。
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集采不再简单以最低价作为中标依据,要求报价最低企业公开说明合理性。
另外,钢铁、水泥、电池、塑料加工、造纸、快递等多个行业协会也陆续发起了“反内卷”号召。
7月28日,有媒体报道,广东省造纸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推动广东省造纸行业“反内卷”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倡议书》。这也是国内造纸行业发出的第一封“反内卷”倡议书。
倡议书提到了四条倡议,有坚决抵制低价无序竞争,维护市场公平秩序;主动优化产能结构,推动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强化质量引领与创新驱动,实现价值竞争转型;构建行业自律协同机制,共建良好生态等。
近日,北京、福建等多地快递行业协会联合发声,呼吁“反内卷”,推动行业从“低价换量”转向“高质量发展”。广东、浙江等地率先上调快递价格,单票均价涨至1.4元以上。
一系列政策与行业行动表明,“反内卷”已从共识走向实践,正在重塑市场竞争新生态。
政策法规
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更多的制度性和法律安排正陆续出炉。4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规范市场价格行为。防止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
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上述修正草案从法律角度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现行价格法对低价倾销行为作了规定:“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修正草案将此修订为,“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或者有正当理由降价提供服务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或者强制其他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
成效明显
8月份PPI环比今年首次止跌
“反内卷”对物价的积极影响已有显现。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出现新变化。8月份,PPI环比由上个月下降0.2%转为持平,是今年以来首次止跌;同比下降2.9%,降幅自3月以来首次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指出,除了受到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外,这些变化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一些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市场竞争秩序得到优化。”付凌晖介绍,近期相关部门积极推进行业自律,倡导抵制企业无序竞争,推动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效果逐步显现。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0.3个、6.0个、3.2个、2.8个和0.6个百分点,这5个行业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5个百分点,有利于价格运行回归合理区间。
值得一提的是,生产价格也在向消费价格传导。
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稳步推进,工业消费品领域供求改善,带动价格上涨。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看,8月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5%,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尤其是此前“内卷”较为严重的汽车、家电价格提升明显,燃油小汽车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至2.3%,降幅为近35个月最小;家用器具和文娱耐用品消费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6%和2.4%,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09个百分点。整体来看,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第四个月扩大。
对于后续PPI走势,付凌晖指出,当前PPI仍处在下降区间,不利于工业企业经营改善。下阶段,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规范企业竞争秩序,促进工业品价格合理回升。
·专家观点·
推动“反内卷”从短期行动转向长效机制
对于8月份PPI、CPI数据的新变化,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向北京青年报记者分析指出,这表明“反内卷”政策的效果已经开始边际显现,“内卷”行业的产品价格开始温和回升,“内卷”行业中的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恢复,物价会继续保持稳步修复、温和回升的态势,从而拉长中国经济的繁荣阶段。
“但其持续性和弹性仍需观察。”盘和林指出,8月汽车、家电价格已经有所提升,这确实是向“企业盈利改善—经济内生动力增强”良性循环迈出的积极第一步,但要完全实现这一循环仍有距离。
一方面是因为盈利到内生动力之间存在传导延迟,企业要将盈利转化为增长动力需要漫长的反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经济内生动力最终依赖于消费者信心恢复、收入预期稳定和企业资本开支意愿回升,而消费者信心和收入的恢复还需要一些时间。
除了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此次“反内卷”也涵盖了钢铁、水泥等曾经历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传统行业。盘和林表示,此前的供给侧改革主要侧重于强制清退产能,采取的是行政手段。本轮“反内卷”则强调的是科技创新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更侧重于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制度优化为抓手,破除地方保护、清理地方优惠政策洼地、通过行业自律约束产能,从根本上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反内卷’可以促进企业间竞争方式的改变,将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创新生态,恢复投资信心。”盘和林说。
盘和林表示,后续还需推动“反内卷”从短期行动转向长效机制。在他看来,要将“反内卷”转变为长效机制,需要做好三件事:其一,持续优化法治环境;其二,深化要素市场配置改革;其三,强化行业自律。
本版文/本报记者孟亚旭董鑫
统筹/刘晓雪
供图/视觉中国、受访者金控配资·
信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三羊财务 夏日终章,成长不落幕——天津图书馆“遇见图书馆 成长夏令营”温情收官
- 下一篇:没有了